二零二一年七月五日下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黑龍江文學成就展暨黑龍江文學館在哈爾濱開幕。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出席開幕式并為文學館揭幕。
項目介紹
哈爾濱文學館坐落于1954年,是一座古老的歐洲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筑群,為國家二級保護建筑,現已被改造為博物館群,黑龍江文學館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在創作中,充分考慮了文保建筑的要求,滿足了文學館的主要功能和需要,規劃了遠古至近現代黑龍江文學的豐富內容,并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和實施。
亮點欣賞
黑龍江文學館共分為三層:一樓為公共空間,包括專題文獻室、文研室等;二樓為專題館、書畫詞庫、多媒體放映廳,重點展示黑龍江各文學體裁的創作成果。
三樓為文學館主展廳和嘉賓報告廳,突出展示68位自遠古及近代以來黑龍江重要作家、72位曾工作和生活過的優秀作家。
一樓| FIRST FLOOR
黑龍江文學館設計風格是以白樺樹為代表的經典作品,白樺樹的顏色,木質的紋理,浪漫的情調。進入文學館,第一眼就能看到那雄壯奔放的《黑龍江文學館》幾個字,是由著名老作家王蒙先生題寫的。
館內裝飾著一排大小不一、高低不一的白楊樹,枝干上刻著不同顏色的書名,如一排架子上的巨幅作品,寓意黑龍江文學根植于黑土地,記錄著滄桑的歷史與豐富的情感。
二樓| SECOND FLOOR
二樓有8個專題展覽廳,根據文學主題的不同分類排列。長篇小說、詩歌、散文……全都搬到了各自的“家”,每個展廳都有自己的特色,等待與觀眾的“相遇”。
除專題展廳外,二樓還設有多媒體展示廳。影劇院內,觀眾可欣賞到大量改編自黑龍江作家作品的影視精品。
三樓| THREE FLOOR
三樓為《黑龍江文學展陳》,整個大廳采用書架形式分割空間,采用回字型結構,確保觀眾看得清楚、流暢。
序廳
前廳以“書”為設計元素,鏤空透明墻壁如活頁等。圖書匯入蜿蜒的黑龍江,連綿不斷,象征文學源遠流長,蘊涵深遠。以脊字為中心的展覽廳,使人一目了然。
黑龍江古代文學
黑龍江古文部分以宣紙紋理為壁面肌理,展臺如書案般展開的畫卷,上面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古代名作,等待著觀眾的賞識。
“嘎仙洞”石壁北魏時期的祝文是黑龍江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復原的嘎仙洞微縮山體模型模擬了古代鮮卑人在此居住的環境,并還原了嘎仙洞自然地貌。
黑龍江近代文學
黑龍江近現代文學部分以歷史背景和文學特點為每個章節的背景符號,共同展示黑龍江近現代文學的豐富和發展。在空間中加設屏風來增加展線長度,并利用自動內轉展柜,展示了當時作者的珍貴手稿。
展覽廳內有大型的林海雪原藝術群雕,前景是解放軍滑雪隊指戰員在雪地上的塑像,背景是一座山巒,生動體現了解放軍不畏風雪的英雄氣概,使觀眾聯想起了大面積的雪原藝術群雕。
黑龍江當代文學
進入黑龍江當代文學部分,展廳中央設有可移動的長方形雙層展臺,展示重要作家的文學作品。展覽廳兩端設有精品柜,放置文學館藏珍貴照片。終端設計了可伸縮式投影幕布,可以滿足約30個人在此開一個臨時的交流會。
在這些作品中,以翻開書本為元素,還有幾個即將翻開的頁面,生動地還原了書籍的造型。在版面設計上按照文體特征劃分板塊,平面和立體相結合,強化了展覽廳的節奏感和藝術性。
黑龍江流域的民間文學
布達拉宮位于黑龍江流域的民間文學部分,講述流傳于黑龍江的一系列故事。展覽廳選取故事相關內容的插圖、民族圖騰等元素,展現黑龍江民間文學的特色。
展覽廳內設有呼蘭河傳群雕,是根據侯國良專家提供的有關資料設計而成。作品形象地表現了蕭紅和外公、鄰舍、兩個外孫以及團圓兒媳的情景,描繪了20世紀初黑龍江的鄉村景象。
國外黑龍江文學的傳播
黑龍江文學的海外傳播部分以流線隱喻了河流的流動,構成了黑龍江流域作品外海的創作理念。展覽廳設有小型書房場景。桌上陳列著文物蕭紅和蕭軍的往來信函,民國風格造型的窗子上貼著兩人的舊照片和有關資料。
黑龍江省文學館開幕,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黑龍江文學館作為一項獻禮活動,肩負著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精品力作,熱情謳歌黨百年華誕的偉大工程。
版權聲明: 該文章出處來源非本站,目的在于傳播,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站無關;凡本文章所發布的圖片、視頻等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提供版權證明,以便盡快刪除。
020-84317499
廣州德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專業從事于辦公室裝修設計,展館展廳裝修設計,歡迎來電咨詢!
粵ICP備08126626號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E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