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南玉溪澄江撫仙湖北岸的一座18平方公里的低山丘陵,因形似草帽而得名,這里是澄江生物群發源地。1984年7月1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侯先光在帽天山西坡發現了一塊長尾納羅蟲化石,從此敲開了一扇洞悉寒武紀早期生命的大門。
我們知道,在地球漫長的歷史演變中,這個時期距今5.42~4.88億年被稱為“寒武紀”。寒冷武紀是地球生命演化的分水嶺,寒武紀突然大量出現各種生物,稱之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地球生命演化史的關鍵事件。
澄江地區發現的寒武紀珍稀動植物化石可分為20個門類,280多種,80%屬于新種,幾乎可在此找到,被國際科學界譽為“古生物圣地”、“世界級化石寶庫”、20世紀最令人震驚的科學發現之一。澄江魚化石在生物多樣性方面無可比擬,這里發現的“昆明魚”化石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脊椎動物,為“從魚向人的進化”提供了重要依據。
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一個、亞洲唯一、世界上三個化石類自然遺產。
在此期間,為了集中展示澄江化石的科研和保護利用成果,2014年2月開工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經過6年多的時間,于去年8月10日正式向公眾開放。該項目占地200畝,總投資6.3億元,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展示面積約18000平方米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主展廳、球幕影院、游客接待中心、科研中心、研學中心、專家樓、文化創意中心等。開幕以來,參觀人數已達60多萬人次。
據悉,這里收藏的地質年代有6萬多件珍品,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其中澄江生物群有5萬多件,其他地質時期的化石及現生動物標本有1萬多件。以宏大的生命進化故事來突出澄江化石的重要位置。主展廳設計分為三層,共4738個,分別是:第一層展示生命爆發,講述澄江化石和它在生命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二層展示生命大演化;第二層展示地球生命長河中曾經存在的生命;第三層展示地球生命長河中的生物多樣性,展現地球生命的多樣性。
與此同時,博物館利用現代光電技術,如VR、AR、OLED柔性屏幕等先進的多媒體設備,詮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和地球生命演化過程,運用現代多媒體手段的先進技術,增加觀眾的體驗感,對推動古生物研究、普及生物演化科學知識、加強國際學術交流產生積極影響。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開館,是開展生命科學教育、自然教育和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陣地。現在,隨著博物館、寒武紀小鎮等文旅項目的不斷推進,這里也將成為世界一流的古生物化石研究基地,全球著名的大眾科普旅游地。
版權聲明: 該文章出處來源非本站,目的在于傳播,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站無關;凡本文章所發布的圖片、視頻等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提供版權證明,以便盡快刪除。
020-84317499
廣州德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專業從事于辦公室裝修設計,展館展廳裝修設計,歡迎來電咨詢!
粵ICP備08126626號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E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