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十多年前,泉州像許多城市一樣,希望建設一個由多個公共文化設施組成的文化中心,位于城市新空間主軸上的第三個街區。實踐中,經歷了建筑模式的調整和引入商業功能等設計條件的改變,并在建設者、使用者和設計者的共同努力下,使得泉州圖書館成為了一座獨特的圖書館建筑。泉州圖書館將于2019年正式對外開放。
▲ 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
泉州文化中心容市級五館,內擁數頃綠意,望東海碧波,更是一處新晉城市繁華之地。由于市政府往南的一條140寬景觀綠化帶縱向穿過基地,四棟建筑相距遙遠,建筑群的整體性受到了損傷。為增強凝聚感,設計中主要采取了兩項措施:一是采用“和而不同”的方法對建筑形體及立面進行處理;二是在基地中心點設置大型構筑物,而四棟建筑在面對焦點的四個角都插入了一個葉形的玻璃體朝向焦點,以此增加向心性。
▲ 泉州市圖書館團云之形
▲ “游魚”在“團云”內搖曳
游云穿魚
泉州圖書館作為文化中心建筑群的成員,在建筑形態、外部空間、流線組織等方面都需要與其它建筑緊密配合。出群的意蘊而成輪廓,隱含有團云的形狀。一葉形玻璃體鑲嵌在圖書館西北角,與其它三個建筑相呼應。以此玻璃體為起點,一尾游魚在云霧中搖曳,攪動空間,辟出了外面的一庭三院一入口,安置了內部三廳十二室及其他功能,讓這團云不再混沌,歸于井井有條。
對建筑群的建筑形態,均采用了大尺度的倒圓角和形體橫向層疊疊的方法。對于立面的處理,則全部采用了雙層外皮,外層用不同基體的穿孔鋁板覆蓋。泉州圖書館的基座是四樓中最小的,而且長寬比小,因此,書架外輪廓倒圓角后顯得十分圓潤。
▲ 外形柔和圓潤
與其他建筑不同,圖書館設計主門廳設置在二樓,上部的大尺度突出,形成深遠的入口灰空間,削弱了建筑的封閉感。主門架空深遠,臺階寬舒緩,讀者拾級而上,逐漸遠離塵囂,心情隨之平靜。立面母題借用書法中的米字格,用三角形的鋁板單元并未完全覆蓋,留出疏密的空洞。沒有停頓的幕墻包圍著建筑,三角鋁面板的群集似乎永遠向前流動。
▲ 主入口臺階寬大舒緩
▲ 南側核心筒半露在臺階旁
目前將視線從入口灰空間向上延伸,穿過一層或兩層建筑,就到了一個俯瞰式的空中庭院,從北端的四層爬到南端的六層樓。天井并非直接面對天空,位于南國的泉州需要有良好遮蔭的戶外空間??諘缤ピ何髅娴拇┛装迥粔Τ袚@一責任,而在頂部,幕墻的彎曲使幕墻被遮蓋住,并吸引室內讀者進入綠色庭院。
▲ 空中庭院層層跌落,營造宜人的室外讀書和休憩環境
在每層樓的休息廳都有一個空中庭院??蛷d為狹長的南北向形體,兩端各有圓形的芯筒,其南端的核心筒部分暴露在入口灰空間中,覆蓋著仿泉州傳統紅磚質感和萬字錦紋的grc板。
休息大廳連接閱覽室南北兩端,東側為中央閱覽室。內院通插在三組閱覽室之間,為閱覽室帶來光和風。一座內庭院的地面上有彩虹糖顏色的活動區域,與兒童閱覽室相連;另一塊是綠化休息庭院,主要供成人使用。泉州圖書館并未采用全開敞大空間閱覽區的模式,這一模式符合當地的管理水平和使用習慣。
▲ 彩虹糖顏色的內院,讓兒童得以游樂
▲ 自然形態的內院,提供休憩空間
▲ 頂層小院,為辦公區服務
特色室內
泉州圖書館內部空間,著力體現地方特色。主門入口處與地下一層展廳次入口門廳相呼應,全部采用純白色發光圓柱作為空間焦點。入口處門廳的圓柱狀相對飄逸,表層為滿枝繁葉茂的泉州市花-刺桐花。下門門廳的圓柱體更顯莊重,名人書法是其主要題材。圖書閱覽室閱覽室設有兩個玻璃發光的頂棚,玻璃上燒成的風景是特意請當地畫家繪制的泉州勝景。電梯轎廂中的端景也采用了泉州景致。
▲ 主入口門廳——片云層疊般外飾面與熱烈盛開的刺桐紋樣
▲ 次入口門廳——書法展墻
▲ 古籍閱覽室——泉城盛景圖樣的發光玻璃頂棚
自然讀書廳和兒童閱覽室充滿童趣的空間并不在此列。葉型玻璃體頂部的讀書室,“米字母”的穿孔吊頂像層云一樣順著玻璃頂傾斜,把讀者視線引向外,下面是文化中心繁茂的綠化景觀。
▲ 讀者活動廳——上有層云舒展,遠有美景一覽
▲ 兒童閱覽室——童趣盎然,尺度合宜
泉州圖書館及其所在的公共文化中心是迄今為止我投入最多的項目。一個星期前我回訪時,看到館里的讀者們,看到那些在空中庭院拍照的女生,還有那些坐在入口大臺階中間涂刷繪畫的小男孩。在黃昏時分,泉州公共文化中心的華燈已經亮,這個尾魚穿浮云的圖書館正好好履行著自己的使命。為此,我非常感謝您!
版權聲明: 該文章出處來源非本站,目的在于傳播,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站無關;凡本文章所發布的圖片、視頻等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提供版權證明,以便盡快刪除。
020-84317499
廣州德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專業從事于辦公室裝修設計,展館展廳裝修設計,歡迎來電咨詢!
粵ICP備08126626號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E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