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斯坦共和國國家圖書館位于1987年建造的列寧中央博物館喀山(Kazan)分館中。這座建筑物由亞美尼亞凝灰巖覆蓋,形象類似于揮舞著蘇聯國旗,是喀山的中心建筑之一,也是蘇聯文化后期建筑的重要范例。在蘇聯解體之后,“喀山”國家文化中心就設在這里,直到最近這里還設有喀山市博物館。這個項目最顯著的成就是在尊重原始設計的材料和空間特征的同時,將一個陰沉和過時的結構改造成一個明亮鮮活的公共空間。
韃靼人的歷史建筑在空間組織和材料以及顏色的運用上,都顯示出與蘇聯后期的“紀念性”非常接近的方法。根據韃靼歷史建筑的精髓和對蘇聯遺產的關注,以最簡單但最莊重的方式使用材料。
中央雙高前廳連接建筑的核心功能區、卡贊卡河堤以及城市廣場。因此,前廳不僅連接建筑物的不同部分,同時也連接著建筑物周圍城市結構的各個部分。前廳的垂直表面由綠色的蛇紋石、白色大理石、砂巖以及白色石膏覆蓋。地板由顏色相近的巖石組成的角礫巖制成,而天花板則是用視覺上無縫的顆粒狀隔音板完成。
在前廳的西側,一樓是公共圖書館的多功能區域,其中包括幼兒、兒童和青少年閱讀空間、電腦室以及音樂室。這個區域是國家圖書館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因為它對所有用戶群體都盡可能的開放和包容。他的內部以一種漸進、禁欲和民主的方式解決,使用混凝土、金屬和玻璃的自然紋理,還有柔和色彩的軟家具以及重點照明。
在前廳的東側,二樓是學術圖書館的閱讀區域。學術圖書館空間的建筑向后現代蘇聯建筑致敬。空間上,基于對原有博物館樓層布局的尊重,圖書館空間繼承了三層連續的階梯式結構。這些階梯結構有效容納了個人和團體學習的空間、目錄區、線性展覽空間以及一個引人注目的雕塑——“反戰示范”——一個原創設計的手工藝品。
國家圖書館這個區域的天花板由管狀天窗和人工照明的裝飾圖案組成。地板是溫暖的米色粘結劑制成的環氧水磨石,填充了棕色和灰色的大理石石料。墻面粉刷成白色,家具和墻板使用天然橡木制成的。除了主要圖書館空間,國家圖書館大樓還容納了一個會議廳、白盒子展示廳、黑盒子大廳、一個錄音室、演講廳、工作人員辦公室和幾個圖書保管室。
版權聲明: 該文章出處來源非本站,目的在于傳播,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站無關;凡本文章所發布的圖片、視頻等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提供版權證明,以便盡快刪除。
020-84317499
廣州德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專業從事于辦公室裝修設計,展館展廳裝修設計,歡迎來電咨詢!
粵ICP備08126626號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ECOR